联系我们

济南金民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电话 :0531-62324509

手机:13306417912

电子邮件: jnjmdz@126.com

地址:济南市高新区凤凰路2116号海信创智谷3号楼801室

媒体报道

所在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媒体报道

金民电子专注为“互联网+殡葬服务”提供技术支撑 ——专访济南金民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海军

更新时间:2021-06-11 点击数:1960



本报记者  路建英

今年初,民政部等16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推动殡葬改革促进殡葬事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要创新殡葬服务与“互联网”融合发展模式,规范和优化服务行为。5月下旬,民政部又印发《“互联网+民政服务”行动计划》,提出“互联网+殡葬服务”模式。6月5日,民政部出台《关于推进“互联网+殡葬服务”的行动方案》,以实现互联网与殡葬服务的深度融合,殡葬服务更加便民、透明、优质,“互联网+”成为促进殡葬事业改革发展的重要驱动力量。那么,“互联网+”形势下的智慧殡葬信息化建设又该如何发展?第八届中国国际殡葬设备用品博览会期间,记者对济南金民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海军进行了专访。

记者:多年来,金民电子一直致力于殡葬行业信息化的开发、技术支持与服务,为殡葬行业信息化建设做了积极探索及积累,请您简单介绍公司目前的发展情况。

李海军:公司技术团队在2001年受民政部相关业务司局委托研发了全国第一代殡葬软件,并全国范围内推广。我们的研发团队根据殡葬行业的特殊性,并结合殡葬单位的实际情况,相继研发推出了“遗体流转身份识别风险管控及业务办理平台”“殡仪服务移动办理及家属互动系统”“殡仪服务专线及车辆调度平台”“数字化陵园系统”“智能骨灰寄存管理平台”“殡葬数据挖掘、分析、决策大数据平台”等产品。截至目前,已为山东、安徽、江苏、浙江、福建、广东、山西、四川、湖北、湖南、辽宁、黑龙江等全国近20个省份200多家殡仪馆、陵园及殡葬主管部门提供服务,实现了殡葬信息化平台与用户方殡葬设备的联动控制及线上线下融合操作,成为国内殡葬行业领先的智慧殡葬服务品牌。

记者:金民电子智慧殡葬信息平台对提升殡仪馆现代化服务流程和管理水平有何作用?

李海军: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家对推进加快殡葬改革的步伐是越来越快,公众对殡葬服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智慧殡葬信息平台给殡葬行业带来以下提升:一是以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为基础,信息化为依托,提升内部管理;二是以“互联网+殡葬服务”为依托,实现“一键式”为民服务,最大程度便民,让群众少跑腿、好办事、不添堵。此外,智慧殡葬信息平台还对殡葬服务有一定的监督作用,使殡葬服务更加透明、规范,从而提升整个殡葬行业的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

以“金民殡仪馆业务管理及遗体流转控制平台”为例,该系统能够紧密与殡仪馆内部标准、规范相结合,组建殡仪馆的内部ERP系统,将当前的业务流程借助计算机来进行管理、控制,从而提高信息纵向、横向传输的效率和质量,加强关键节点管控。目前,该平台涵盖网上预约、车辆调度、遗体收殓、遗体交接、业务洽谈、结算、冷藏、守灵告别、火化、骨灰领取、骨灰寄存等全流程管理、遗体身份识别、便民查询等18项功能服务,实现了殡葬业务工作决策科学化、管理规范化、服务网络化、手段现代化、流程可控化。

记者:与同类型的殡葬行业信息化服务公司相比,金民电子具有哪方面优势?

李海军:一是储备了熟悉殡葬业务的专业化人才。殡葬行业是特殊的服务行业,信息化服务企业必须对殡葬行业有充分了解。区别于国内其他跨行业的信息化服务企业,金民电子专注于殡葬行业信息化建设,公司技术人员多年深耕殡葬信息化,熟知殡葬行业业务流程,专业、专注地为业内机构服务,为其量身定制专属方案,努力实现服务一家提升一家的目标。

二是具有专业的殡葬行业研发、服务团队。自2002年公司研发团队涉足殡葬行业起,根据殡葬改革发展方向、殡葬行业发展趋势及各殡葬服务单位业务发展需要,公司研发团队紧跟时代脉搏,不断进行研发、创新,对技术和服务进行完善、升级。目前,公司具有专业研发、技术服务人员40余名,取得了20余项著作权、版权及专利。为了更好地服务行业,公司在成都、厦门、合肥、杭州、广州等地成立了分公司,在东北、西北成立了办事机构。此外,在项目实施前,我们会对殡葬服务机构进行系统考察、评估,帮助构建最合理的系统架构,提供切实可行的殡葬信息化解决方案。

三是有建设共享大数据平台的独特优势。用户需求的变化,给殡葬信息化建设带来了挑战和机遇。一方面,根据管理、服务的需要,管理者需要大批量的数据分析为殡葬管理提供依据。另一方面,公司在建设自己大数据的同时,还积极与民政部一零一研究所大数据平台进行对接,在人口信息数据、骨灰流向追踪、火化证规范管理等方面为领导决策提供数据支撑。

记者:当前殡葬行业信息化建设进程中主要存在哪些问题?

李海军:一是缺乏思想认知。殡葬主管部门的重视、支持力度不够,是制约殡葬信息化建设最重要的原因。目前,很多殡葬服务机构负责人并没有意识到,殡葬信息化平台建设不仅仅是业务大厅的收费、电算化办理,更是全单位的规范化、标准化建设,其建设涉及单位管理的每一个部门、每一个环节。如果单纯地将信息化建设作为收费软件来处理,可能会造成信息平台与本单位业务节点无法互联互通,成为信息孤岛,大量数据不能得到很好的开发和利用,造成很大程度上的信息资源浪费。二是缺乏统一规划。各殡葬服务机构在启动信息化建设时没有对本单位的信息化建设进行整体、专业规划,造成功能场地规划、业务节点网络等基础规划与后期信息平台建设脱节,各自为政,浪费投资。基于殡葬行业的特殊性,各单位进行殡葬信息化设计时,必须符合殡葬业务流程,由专业团队来进行设计、建设,资金不足的可整体规划、分步实施,尽最大努力保护原有投资,保持业务平台的延续性和扩展性。

记者:金民电子智慧殡葬信息化平台建设的价值在哪里,未来有何规划?

李海军:当前,随着信息化的发展及民政部对殡葬信息化建设的要求,“互联网+殡葬服务”模式正在改变着传统殡葬行业的服务模式。归根结底,智慧殡葬信息化平台建设,就是将现有单位规范化人工操作的殡葬服务流程以信息化形式优化整合,对内使殡葬管理单位管理更加规范化、标准化,对外使殡葬管理单位的服务更加公开、透明、便民。

展望未来,公司将继续加强对殡葬信息化的深度探索。一是推进殡葬事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持续推进智慧殡葬信息化建设平台的改革创新。发挥互联网在方便快捷、公开透明、整合资源、促进协作共享等方面具有的独特优势,加快线上、线下数据融合,更好地满足广大群众、殡葬服务行业、行政管理部门的需求。二是推进以“大数据”为核心的增值服务。提升“大数据”信息化服务水平,实现殡葬管理部门行业运行监督、管理决策的全过程支撑、全流程管控,实现殡葬数据资源与卫生、公安、社保、低保等部门的互联、互通。三是推进信息化平台网络安全建设。树立正确的网络安全观,加强信息基础设施网络安全防护,严格落实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制度,做到关口前移、常抓不懈、防患于未然。四是加强内部控制及人工智能的研发与投入。目前,公司信息化平台已与国内知名的火化机、冰棺、智能骨灰寄存设备、监控设备厂家进行了联合研发,初步实现了对设备的管理及控制。下一步,公司将加大对殡葬单位内部设备管理控制,加强与国内各厂家的合作,夯实殡葬行业内部生产智能化管理的基础。